如果您对勇士对战德军阵容搭配感兴趣,那么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它的背景和特点的信息,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
是真实的。
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坐落于阿拉木图市果戈里大街,占地18公顷。公园内有长明火、光荣纪念碑、军官之家等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纪念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击退德国法西斯坦克进攻,表现英勇的前苏军316潘菲洛夫近卫步兵师1075团的28位勇士(其中有10名为阿拉木图人)而命为现名。那场战斗结束后,这28位勇士全部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公园是当地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先烈、假日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
扩展资料:
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纳扎尔巴耶夫公园和独立广场是阿拉木图人新婚常去的三个地点。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国度,所以新婚的人们常常选择去这样的地方来纪念自己新婚的第一天。独立纪念碑位于阿拉木图市中心的独立广场中央,该纪念碑是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并支持在1999年修建的。
碑高28米,顶部为高6米的金武士站在有翅膀的雪豹上的统治者,象征着哈萨克土地上的坚强的国家政权。碑脚四周有四座塑像,分别是“天上的智者”、“大地的母亲”和两个孩子,代表着共和国的历史和美好的未来,它们在一起组成的家庭则是国家存在和人类繁衍的基础。这里是阿拉木图新人结婚常去的地点之一。
参考资料:
人民网-高清组图:阿拉木图人结婚为何向28勇士致敬
潘菲洛夫28勇士为什么师长不派出支援
为了掩护部队进入新防区。
苏德战争中苏联战功卓著的步兵师(近卫步兵第8师)。以其第一任师长潘菲洛夫(1893—1941)命名。
1941年7-8月间,在阿拉木图市组建。番号为第三一六步兵师,下辖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编入西北方面军。同年10月中旬调入西方方面军)属第十六集团军,参加莫斯科会战。
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抗击扑向莫斯科的德军。11月16日在杜博谢科沃车站附近,28名勇士阻击德军坦克壮烈牺牲,以潘菲洛夫式英雄载入史册。18日师长潘菲洛夫少将阵亡。
根据国防委员会决定,该师被授予“近卫红旗潘菲洛夫师”称号。1944年又以解放列日察再获“列日察师”称号。全师在苏德战争中共有1.4万余人立战功,33人获苏联英雄称号。
后世纪念
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坐落于阿拉木图市果戈里大街,占地18公顷。公园内有长明火、光荣纪念碑、军官之家等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为纪念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击退德国法西斯坦克进攻,表现英勇的前苏军316潘菲洛夫近卫步兵师1075团的28位勇士(其中有10名为阿拉木图人)而命为现名。那场战斗结束后,这28位勇士全部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公园是当地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先烈、假日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
纳扎尔巴耶夫公园内有两个重要景点,分别是花岗石的纪念碑和纳扎尔巴耶夫的塑像,这是为了为纪念国家独立20周年而设计。据公园内的工作人员介绍,雕塑组合揭幕仪式于2011年11月11日11时在纳扎尔巴耶夫公园举行。
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的潘菲洛夫师
潘菲洛夫师全称为荣获列宁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红旗潘菲洛夫列日察步兵师。苏德战争爆发以后的1941年7、8月间,苏联红军总部在阿拉木图立即组建了这支部队,番号为步兵第316师,下辖步兵第1073、1075、1077团,炮兵第857团以及其他部队,全师当时主要以哈萨克人为主,齐装满员,全师约1.5万人。
在莫斯科保卫战打响后,这支部队从遥远的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调到莫斯科,立即投入战斗。1941年8月末,调西北方面军,编入第52集团军,9月,以部分兵力在小维舍拉市东南抗击敌轮番冲击。到10月10日,调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作战,并在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编成内参加莫斯科会战。1941年10月15日,全师在沃洛科拉姆斯克西南30公里地域首次投入战斗。
1941年11月,在莫斯科郊外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该师英勇抗击数倍扑向莫斯科的德军。这里离莫斯科市中心只有40公里,不能再让德军往前走一步。上级命令该师坚守阵地,直到援兵到来。316师在这里抵抗了4个小时,没让德军前进一步。11月16日,在杜博谢科沃会让站附近,步兵第1075团第4连防坦克歼击组,在见习政治指导员B.Г.克洛奇科夫季耶夫指挥下阻击德军坦克。他们的反坦克炮弹用完,就用汽油燃烧瓶砸向德军的坦克,或者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有的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藏在弹坑里,等待德军坦克经过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坦克同归于尽。当时的战斗场面非常惨烈。最后这28名战士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载人了苏德战争史册,28位苏军勇士都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1月18日,步兵第1077团11名工兵在工兵排长、共青团员П.И.费尔斯托夫少尉和***员、连指导员A.M.巴甫洛夫指挥下,于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斯特罗科沃村附近,为掩护团主力撤向新的防御地区,勇敢地投入对敌1个步兵营和20辆法西斯坦克的战斗。经5小时激战,他们英勇抗击敌人的猛烈冲击,光荣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战斗任务。战斗即将结束时,仅剩П.И.费尔斯托夫一人,他用最后一枚手榴弹击毁敌坦克一例。排长重伤被俘后被敌人绞死。11名工兵均被追授列宁勋章。全师保卫莫斯科功勋卓著,受到祖国高度评价因而荣获红旗勋章(11月17日),并获近卫称号,改称近卫步兵第8师(1941.11.18)。师长И.B.潘菲洛夫少将在英勇保卫首都的日子里,于1941年11月18日阵亡,被追认为苏联英雄。(当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把授予316师近卫军称号的消息告诉第16集团军军长罗科索夫斯基后,后者立即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316师师长潘菲洛夫,但是他在电话里得到了潘菲洛夫在战场英勇牺牲的噩耗。)
遵照国防委员会1941年11月23日决定,该师被授予“近卫红旗潘菲洛夫师”称号。该师继续参加莫斯科防御,在伊斯特拉水库东岸和克留科沃地域实施顽强的防御战斗,直至1941牢12月初。
在苏军反攻进程中,协同第16集团军各兵团驱逐克留科沃之敌(12月8日),并对其退却部队实施追击,12月中旬,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
1942年1月,调西北方面军。1942年2月3日-3月20日先后在西北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近卫步兵第2军编成内参加对德国法西斯军队杰米扬斯克集团的战斗。全师官兵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任务,战斗中表现勇敢顽强,为此,荣获列宁勋章(1942.3.16)。进至霍尔姆后,先后在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1943年4月21日起)编成内,在霍尔姆地域坚守洛瓦季河右岸一线地区直至1943年10月。10月,该师向大卢基地域变更部署,编入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1943年10月20日起为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第22集团军。1944年1、2月间,参加诺夫哥罗德-卢加进攻战役。1944年4月初,转隶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近卫第10集团军,1945年4月1日起随近卫第10集团军转隶列宁格勒方面军并在其编成内作战直至战争结束。1944年7月,在列日察-德文斯克进攻战役中,成功地突破敌永备防御阵地,并在沃格科沃、埃利季诺地段强渡韦利卡亚河。尔后参加收复卢扎(7月23日)和列日察(列泽克涅)(7月27日)两城的战斗。因解放列日察作战有功,荣获列日察师荣誉称号(1944.8.9)。8月,参加马多纳进攻战役,9、10月间,参加里加进攻战役。后又协同近卫步兵第7师和独立坦克第240团收复奥格列(10月8日),并在该城附近强渡西德维纳河(道加瓦河),打通了收复里加(10月13日)的进程,为此,荣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4.11.3)。1944年12月-1945年3月末,协同其他兄弟兵团在库尔兰半岛参加封锁敌“北方”集团军群(1945年1月21日起为“库尔兰”集团军群)的作战。苏德战争华代,全师有1.4万余名官兵荣立战功,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33名军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战后时期,改编为摩托化步兵师。由于该师在保卫苏维埃祖国事业中功勋卓著,在军政训练中成绩优异,在庆祝十月革命50周年之际,荣获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部长会议颁发的纪念奖旗(1967)。 1941年11月18日,潘菲洛夫在莫斯科州沃罗克拉姆斯克区古谢涅沃村作战时英勇牺牲。后被所在部队颁发列宁勋章1枚,红旗勋章2枚,“工农红军建军20周年”奖章1枚。1942年4月12日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他所指挥过的这个师,被命名为潘菲洛夫师。同年,苏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将塔尔迪库尔干州的贾尔肯特城改名为潘菲洛夫市。战后,他的遗体被葬于莫斯科新圣母公墓。
在温泉关之战斯巴达勇士做了啥,为何是扬天下的关键一战?
许多人或许对斯巴达这个城邦了解甚少,但一定会对温泉关一战记忆深刻。在这场决定希腊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三百名斯巴达勇士为了掩护友军撤退,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了二十余万波斯人进攻的脚步。
斯巴达城邦图
作为希腊半岛最具战斗力的城邦,斯巴达人扛起了保护整个希腊的历史使命,给希腊联军赢得了三天的战前准备时间,也为希腊各城邦妇女儿童的转移赢取了宝贵的时间。虽然这三百名斯巴达勇士最终由于被波斯人前后夹击而全军覆没,但斯巴达人的意志却鼓舞了所有希腊人,为希腊赢得第三次希波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斯巴达地理位置图
波斯人两度折戟希腊,再次卷土重来
公元前522年,原波斯国王冈比西斯二世突然暴病身亡,波斯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在这种背景下,薛西斯一世依靠高超的政治手腕重新让波斯的秩序得到安定,也顺理成章被贵族集团拥戴为新一任波斯国王。
大流士一世继承了冈比西斯二世的遗志,在使国内秩序安定后再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公元前518年,波斯帝国的势力蔓延至印度境内。至公元513年,波斯帝国的版图已经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日益威胁到希腊各城邦的安全。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在率军攻入希腊境内,因受到色雷斯人的袭击不得不选择撤退。两年后大流士一世再次发兵希腊,却在马拉松平原战败。回到波斯的大流士一世身体开始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六年后就因病去世了。与此同时,大流士一世之子薛西斯一世继承了波斯帝国的王位,继续发动对希腊的征服战争。
壁画中的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一世平生立下无数战功,却因两度折戟希腊而晚节不保,薛西斯一世继位后不久便发誓要为父报仇。在对希腊发动武力之前,薛西斯一世先是展开了强大的外交攻势,不断派遣使者前往希腊各个城邦说服其归降波斯帝国。作为希腊半岛各城邦的领袖,雅典和斯巴达都选择了与波斯帝国开战。在看到招降无效后,薛西斯一世终于决定武力征服希腊半岛,第三次希波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纠集了二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希腊杀去。希腊各城邦在得到情报后迅速凝结成为一体,共同推举雅典与斯巴达成为联军总盟主。
第三次希波战争中的波斯士兵
希腊各城邦深知自身与波斯帝国之间的差距,最为明显的差距就在于双方兵力的不对等。希腊虽然政治制度发达,但军事实力一直较弱,军队的数量也完全无法和波斯军相提并论。匆忙之中,各城邦也无法快速培训出具有战斗力的士兵。为了阻止波斯人前进的脚步,希腊人只好选择借助温泉关这一天险来弥补双方的军事实力差距。《温泉关战役:古代军人血性的经典诠释》中曾经提到:
"联军决定分两路迎敌:海上方向派舰队驻防优卑亚岛的阿尔泰米西昂海角,以拦阻波斯舰队对雅典的联合夹击;陆地方向扼守连接希腊半岛南北的温泉关。温泉关是地处希腊半岛中段马利亚湾的一处临海关隘,背山靠海。波斯大军要从半岛北部侵入南部,温泉关为必经之地。温泉关的通道上建有高墙,最窄之处仅能容一辆战车通过。"
温泉关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该关隘紧贴爱琴海,身后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换句话说,温泉关就是一处悬崖,但却是波斯人要进入希腊的必经之路。
有趣的是,不仅波斯人折戟温泉关,一百五十余年后的马其顿人也在此落败。此后,凯尔特人、罗马人、哥特人都兵败于此。二战时期,德军的两个主力师团也曾在此被澳大利亚第十九旅阻击在此,不能前进一步。由此可见,温泉关的地理位置和意义有多么重要。同时,这也是希腊唯一能够以少胜多的最佳机会和最佳地点。
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的由来
苏德战争爆发以后,苏联红军总部在阿拉木图立即组建了这支部队。这支部队当时主要以哈萨克人为主。不论是在前苏军时期,还是现在的俄军时期都一直保留这支部队的番号。
记者在莫斯科采访期间,有幸遇到了参加过二战的第8师老战士彼德瓦诺夫。]
据彼德瓦诺夫介绍,他今年81岁了,苏德战争时间,他在该师担任迫击炮手。
在莫斯科保卫战打响后,这支部队从遥远的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调到莫斯科,立即投入战斗。1941年11月,在莫斯科郊外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该师英勇抗击数倍扑向莫斯科的德军。这里离莫斯科市中心只有40公里,不能再让德军往前走一步。上级命令该师坚守阵地,直到援兵到来。316师在这里抵抗了4个小时,没让德军前进一步。11月16日在杜博谢科沃车站附近,该师所属的28名勇士阻击德军坦克。他们的反坦克炮弹用完,就用汽油燃烧瓶砸向德军的坦克,或者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有的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藏在弹坑里,等待德军坦克经过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坦克同归于尽。当时的战斗场面非常惨烈。最后这28名战士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次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授予316师近卫军称号。11月18日,也就是28勇士牺牲的第三天,当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把授予316师近卫军称号的消息告诉第16集团军军长罗科索夫斯基后,后者立即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316师师长潘菲洛夫,但是他在电话里得到了潘菲洛夫在战场英勇牺牲的噩耗。后来根据国防委员会决定,该师被授予“近卫红旗潘菲洛夫师”称号,28位苏军勇士都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该师在苏德战争中共有1.4万余人立战功,33人获苏联英雄称号。彼德瓦诺夫也多次立功。他在他曾经战斗过的战场遗址前向记者展示胸前挂着的勋章,讲述他获得这些勋章的时间和由来,当时的战斗场面又历历在目。
现在在阿拉木图市有一座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这里也是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之一。
彼德瓦诺夫是当年潘菲诺夫师的战士。他带记者来到了当年潘菲诺夫师与德军激战的斯涅格里镇。这里现在已经建立了莫斯科保卫战纪念馆。这里陈列着苏军当年作战的武器和烈士遗物。这个地方也是当年德军进攻莫斯科最近的地方之一,(另一个地方是克拉斯诺波良纳镇,德军距市中心只有25公里)距莫斯科市中心只有40公里远。彼德瓦诺夫告诉记者,德军的摩托兵机动能力特别强,到处乱窜,有时候德军的摩托兵偷偷穿过苏军的防线,一不小心就窜入了莫斯科市区。当时苏军最常喊的一句口号是:“俄罗斯虽然辽阔,但我们没有后路了,因为莫斯科就在我们身后!”
在离斯涅格里镇大约数公里处有一处东正教教堂,彼德瓦诺夫指着这座教堂告诉记者,在斯涅格里镇战斗最激烈的时候,1941年10月底,斯大林来到了这里,视察战斗情况,并对这里的防御作出重要指示。随后,朱可夫在斯大林视察后不久,立即在这里组织了一次对德军大规模反击。这次反击战连德军都感到意外。
看到彼德瓦诺夫胸前挂满的勋章,记者请他谈一谈他英勇杀敌的感受。彼德瓦诺夫告诉记者,他当兵时只有17岁,部队大部分战士都很年轻,跟他年纪差不多。大家都很单纯,甚至还是天真无邪的少年。这些战士在平时有说有笑,还经常开玩笑。许多战士还没有长大成人就牺牲在这里了,有的战士甚至还没有与敌人打个照面就牺牲了。彼德瓦诺夫当时是一个迫击炮手,他也不知道自己杀死了多少德国兵。他说,在战斗中不能胆怯,不能退缩,即使是敌人的炮弹在自己身边爆炸,也不能躲藏起来。迫击炮手就是瞄准、装弹、发射。
虽然彼德瓦诺夫在战斗中没有与德军直接进行过交锋,但在战斗结束后,他经常被派去打扫战场,跟德军尸体打过交道。据他讲,打扫战场时,要对武器和尸体进行登记造册,然后把尸体收集起来。“冬天的尸体就堆在一块,像一座小山包。最难受的是在夏天堆尸体。由于天气炎热,尸体经过几天就腐烂,臭气熏天,几公里以外都能闻到这种臭气味。”彼德瓦诺夫说。他还告诉记者,尸体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打扫战场时遇到敌人的伤兵。这些伤兵与德军的尸体在一起,分不清哪一个是死的,哪一个是活的,有时打扫战场的人一不小心被猛然活过来的“尸体”吓了一大跳。<!--10,10-->
720勇士用命挡住42000名纳粹德军,说的是哪一场战役?
这场战争就是被波兰人民所铭记的威兹纳之战,而缔造这场传奇的就是拉吉尼斯。在波兰人民心中拉吉尼斯有着独特的地位。波兰人民将他与古希腊的一位国王列奥尼达并称。当时拉吉尼斯在缔造这一场传奇的时候年仅31岁,此时的拉吉尼斯在军队当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被自己的同胞所嘲笑,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拉吉尼斯却挡住了德国巨人的铁骑。
身份悬殊,力量悬殊
首先在将领的身份上,双方可谓是有着天壤之别。在德国方面,为了打赢这一场战争,德国派出了古德里安。此时的古德里安已经是德国最为优秀的几名将领之一。同时古德里安也被誉为是德国的装甲兵之父,由此可以看出古德里安在装甲战这一方面有着怎样出众的能力。与之相对,反观波兰这一边与古德里安对抗的仅仅使是一名上尉军官。而这名上尉军官在当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刚刚从军校毕业。甚至在自己军校校友的眼中,拉吉尼斯只是一名有着乡村口音的乡巴佬。
无论是从人员上还是装备配置上都是有着天壤之别的。首先在人员的配备上,德国这边古德里安一共率领41000名士兵,而反观波兰这边,拉吉尼斯手下只有720名士兵。在装备上双方的装备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古德里安一直擅长的就是装甲战,因此在这场战役当中,古德里安为自己的部队配备了350辆坦克,188个榴弹发射器,进300挺重机枪700挺轻机枪。而反观波兰这边,拉吉尼斯手下仅仅只有两把反坦克武器,而且在子弹配备方面仅仅只有20枚子弹。
虽然实力微博却殊死一战
从人员以及装备的配置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场战争对于波兰人民来讲是毫无胜算的,同时在拉吉尼斯心中拉吉尼斯也明白自己所能够做的只是拖延时间,而不能够去夺得战争的胜利。即便是在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之下,拉吉尼斯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率领自己的部队与敌人殊死搏斗,成功拖延敌军的步伐长达三天。
在这期间拉吉尼斯用自己仅有的二十发坦克炮成功的击毁敌人坦克十辆。面对敌人猛烈的进攻,拉吉尼斯自己身先士卒并没有退缩,而是率领着自己的部队打光自己的每一发子弹。面对古德里安的威胁,这700多名士兵并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选择与古德里安奋战到底。最终这700多名士兵仅仅只剩下40位,看着自己手下的士兵拉吉尼斯于心不忍,于是让自己的士兵投降。
但是在自己的士兵听从拉吉尼斯的命令投降以后,拉吉尼斯本人却没有跟随自己的士兵一同投降,而是拉响了自己手中仅剩的唯一一枚的手榴弹自杀了。
潘菲洛夫28勇士 最后坦克为什么会撤退
潘菲洛夫二十八勇士
根据苏联时代家喻户晓的同名故事改编而成,讲的是苏军第316步兵师的28名勇士在政委克洛契科夫的率领下1941年在莫斯科郊外英勇抵抗德军坦克部队进攻,18辆德军坦克被摧毁,28名勇士牺牲。他们后来都被追认为苏联英雄。政委克洛契科夫当时呼喊口号:“俄罗斯伟大。莫斯科就在身后,我们不能再往后退。”几十年来被编入苏联中小学历史教科书。苏联全国各地竖立了不少同这个故事有关的塑像。
《潘菲洛夫28勇士》 为什么最后德国坦克不
德军讲究的是多兵种联合作战,比较强调步坦协同,前面的几次进攻已经损专失了大量步兵,属并且在最后一次进攻后没有一名德军步兵能返回,所以德军的装甲指挥官无法判断当时苏军阵地的实际情况,不知道苏军是否已经得到增援,或者防守的苏军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依然可以抵御和之前一样强度的进攻,保守起见是停止进攻,重整部队,等待下次进攻时机
二战期间,德军驻扎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此地距离莫斯科只有两个小时路程,伊万·潘菲洛夫上尉率领苏联步兵第316师第4连的28名战士站起身来,抖落身上的脏雪,最后深吸一口烟,拿起手榴弹,英勇地向敌军发起冲击。他们坚守阵地,誓死抵抗德军,成
好了,今天关于“勇士对战德军阵容搭配”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勇士对战德军阵容搭配”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