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虎式重型坦克即使不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坦克之一,也是今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坦克,虎式坦克的特点是极厚的装甲,为当时的虎式坦克提供了强大的战场生存能力,虎式坦克还装备了一门威力强大的88毫米大炮,在正常射程内几乎可以击垮当时存在的所有坦克,至少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德国的虎式坦克在欧洲战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这让那些不幸在战场上遇到他们的盟军士兵感到恐惧,为了克制它,英国人研制了“萤火虫”坦克,是否可以战胜德国虎式重型坦克呢?
一:虎式重型坦克的起源
虎式重型坦克的可以追溯到1937年的29.5吨重型坦克开发计划,到1940年原型设计命名为突破坦克,德国亨歇尔军备公司开发了DW1底盘,在1940年,亨歇尔公司也开始了扩大的VK6501设计-以满足陆军未来65吨坦克的需求。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保时捷公司开始研发一种名为VK4501(P)的重型坦克,克虏伯向其提供最新研制的88mm KwK 36 L/56坦克炮,重型坦克设计的努力一直拖延到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要求发展一种装甲精良的德国重型坦克,这种坦克要比它所能对付的任何敌人的坦克都要强大。装备100毫米厚正面装甲的车辆和能够在1500米射程内穿透100毫米装甲的火炮因此下令保时捷和亨歇尔公司加速进行开发,以便到1942年夏天制造出6辆原型车。
这些发展计划在1941年下半年得到了T-34中型和KV重型坦克的推动,这些现代化的苏联坦克促使德国人开始发展新的中型和重型坦克设计。1941年至1942年期间,许多设计工作同时开始,但最终生产了新一代更重、武器更强大、防护更好的坦克——“豹”坦克和“虎”坦克。到1942年4月,保时捷和亨舍尔完成了他们的第一辆 VK4501(P)和VK4501(H)重型坦克,这些设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都安装了相同的炮塔,以8.8厘米KwK L/56和同轴MG 34机枪为特色。VK4501 (P)由两台气冷的grazo - pauker 320马力发动机驱动,采用了一种由六个双车轮从纵向扭转杆上成对悬挂而成的povel悬架。由于其高油耗,行驶范围只有50公里,前端非常重,很容易陷入松软的地形。
亨舍尔斯VK4501(H)坦克与保时捷竞争对手的几个特点不同。亨歇尔坦克安装了完全相同的克虏伯炮塔,但安装在车辆的中心,这种布置使它的前部不那么重。亨歇尔坦克的行驶装置采用了新型交叉道路轮装置,与保时捷的设计不同,亨歇尔坦克的悬架是基于典型的德国设计的横向扭转杆。VK4501(H)也有一个单独的后置642bhp迈巴赫汽油发动机,还具有液压控制预先选定的八速迈巴赫Olvar OG40变速箱和半自动变速箱。亨歇尔最大的优势是比它的竞争对手更适合大规模生产(尽管制造一辆“虎”坦克所需要的成本和量时间是“豹”坦克两倍多),从而中选,从1942年8月到1944年8月,共生产了1349辆,
二:萤火虫坦克的起源
美国设计的M4谢尔曼坦克是一种有效的双重用途的盟军坦克,英国陆军也装备了许多,1942- 1943年在西部沙漠和意大利的作战经验表明,这种坦克在虎式重型坦克面前不堪一击。虎式坦克威力更大的88毫米坦克可以远距离将打击英国坦克,英国坦克却无法反击,这种情况导致英国考虑如何可以打击射程达1300米的德国坦克。最明显的武器是能在914米的射程内穿透172毫米装甲的17磅反坦克炮,1943年末,英国人尝试安装在克伦威尔坦克的底盘上,但这种坦克无法满足战场上要求的装甲防护
在1943年后期,英国人逐渐把思想转向在谢尔曼坦克能否安装17磅的大炮,17磅反坦克炮的特点是大型和笨重的反后坐力无法装进紧凑的谢尔曼炮塔。位于卢尔沃斯的皇家装甲军团炮塔学校进行试验,确信这个建议是可行的,英国陆军部被说服签发了一份改良17磅反坦克炮设计的合同,重新设计也使火炮具有更合适的后坐力气缸和改进的底座,在几天的试验完成后匆忙安装到一个改进的谢尔曼V型底盘上。新坦克和标准的谢尔曼不同之处是,炮塔需要重新设计以便能够安装17磅炮,炮塔后部的大盒子装有车辆的无线电,机组人员减少到四人,为大型17磅的炮弹腾出空间,重量从31.8吨增加到34.8吨。
陆军部迫切希望在无处不在的谢尔曼坦克上安装一种更有效的坦克杀伤武器,这个临时凑合的坦克是最容易可以实现快速交付的权宜之计,丘吉尔将萤火虫计划列为“最高优先事项”,陆军部几天之内签下了2100辆,后来将订单增加到3414辆,工厂以一种几乎不体面的速度将所有可用的17磅重的大炮安装到任何合适的谢尔曼底盘上,从1944年1月到1945年5月的17个月里每月交付126-132辆坦克,到1945年2月,工厂已经交付了2002辆萤火虫,足够装备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每个营2辆。新车辆命名为17磅的谢尔曼,但没有使用“萤火虫”这个名字,第一批接受新坦克的单位使用了“萤火虫”这个名字,成为这辆坦克的通用名称。
三:两种坦克的性能
重达55吨的虎式坦克是一种巨大的、棱角分明的“v”型坦克,KwK 36 L/56主炮携带92发炮弹,通常是50-50枚穿甲弹和高爆弹的,穿甲弹可以在3500米远穿透谢尔曼V型或VC萤火虫型坦克的侧面或后部装甲,标准的75毫米口径的谢尔曼只能在100米的距离穿透老虎的侧甲,虎式坦克拥有非常厚的高质量均匀装甲,从120毫米厚的单肩甲到80-82毫米厚的侧板和后板。这种装甲提供了极好的战场生存能力,尽管体积巨大,坦克的机动性还是令人满意的,642匹马力的迈巴赫HL210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最高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别为每小时38公里和20公里。
老虎的致命火力,高超的战场生存能力和足够的机动性意味着它在1942-44年期间统治了战场。虎式坦克在战场上的威力毋庸置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设计就没有弱点,这只老虎太重了,油箱只能使行驶微不足道的57kn,无法跨越许多欧洲山脊,而且无法用一辆标准的德国铁路平板车来运输。。它需要高水平的技术维护,如果不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传动容易发生故障,从战场上运回一辆损毁的虎式坦克非常困难,通常只能放弃。尽管数量很少,但虎式坦克使得德国军队能够在更长的时间里延缓盟军进攻,到了1944年8月,这只威猛的老虎生产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强大的“虎王“。
当“虎王”服役时,在英国、加拿大和波兰军队才开始部署萤火虫坦克,威力强大的17磅反坦克炮可以携带77发炮弹,通常四分之三是穿甲弹,17磅炮发射的穿甲弹是一个强大的坦克杀手,在正常战斗距离可以从任何方向穿透虎式坦克的装甲,甚至能穿透1944年春开始进入战场的虎王坦克,正是这种能力使萤火虫变成了一辆致命的老虎杀手,17磅炮的主要缺点是,它发出的闪光太刺眼了,经常喷出一团烟雾和灰尘充满了炮塔,当萤火虫开火时,闪光能让乘员暂时失明,很难观察到是否击中了目标,闪光也暴露了他们的位置给敌人,迫使坦克指挥官定期移动到新的射击位置。而且针对“软”目标,如步兵,反坦克炮和卡车的高爆弹只有四分之一,考虑到这一点,英国坦克中队只愿意每个部队编制不超过两辆萤火虫。
萤火虫的设计几乎与的标准谢尔曼完全相同,也安装相同的克莱斯勒汽油发动机,具有与谢尔曼有相同的性能和机动性,装甲也和谢尔曼军旗一样,前装甲厚达76毫米,侧板厚达38毫米。因此,在正常的范围内,萤火虫并不比标准的谢尔曼坦克更能承受四号坦克、黑豹或老虎的火力,如果击中它也同样容易燃烧。这种倾向使得萤火虫驾人员在被击中后会立即逃离坦克,以免它“自爆”,另外“萤火虫”的外观最引人注目的长长的炮管,使得萤火虫在一堆标准的谢尔曼坦克中非常显眼,德国人很快就学会了在与标准的谢尔曼交战之前先干掉萤火虫,作为回应,英国人在枪管的末端涂上浅色,甚至在炮管中间装上一个假的炮口伪装坦克。
四:两种坦克的人员训练
德国装甲部队是一支精锐部队,人员都是精心挑选具杰出的领导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人,造就了战争中最优秀的坦克部队。随着战争的自然损耗,人员和训练水平下降,装甲部队的整体素质不可避免地下降了,但为数不多的重型坦克部队是精英中的精英,新兵都以步兵的基本训练开始了他们的军旅生涯,完成后才能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训练,装甲部队只挑选那些在基础训练中表现出色的新兵加入装甲部队的专门培训,让有经验的机械师和高技能的技术人员来担任坦克驾驶员、炮手和无线电操作员,坦克装弹手可能是技术上最不合格的成员,但这个体力要求很高的角色对坦克的性能一样重要。
这些人要在位于德国境内的许多专门的装甲部队训练学校接受广泛的专业训练,定期在靶场和试验场进行实弹射击来磨练与坦克交战的技能,每个装甲部队指挥官控制着至少一所学校在那里进行基本的射击训练,除了这些基本的射击训练外,这些学校的训练还包括了所有的专业知识,如弹道科学,与坦克的通信设备的车辆操控和有效使用,在各种演习中还要接受与其他坦克协同作战的虎式坦克战术的指导。专业训练的最后阶段,各种坦克人员作为连贯的战术单位进行一系列严格的实地演练,这种演习在在德国北部的普特洛斯和帕德博恩附近进行,部署在这些地方的经验丰富、高素质的退伍军人负责传授虎式重型坦克所应使用的正确战术,德国军队对这种训练的非常重视,即使在战争的最后关头,他们也不会把未完成训练的装甲部队投入战斗。
萤火虫坦克的人员训练和虎式重型坦克的人员训练很相似,新兵们经过基本训练后,被选入皇家装甲部队服役的人将加入一个训练团。学习指挥、驾驶、无线电和装填专业技能,训练从标准谢尔曼开始,和他们的德国同行一样,英国陆军要求指挥官能瞬间做出正确决定,驾驶员既有良好的机械技能,又有钢铁般的沉着冷静,坦克驾驶员必须被训练成驾驶时特别注意长长的炮管,否则坦克从河岸上下来或穿过一条狭窄的街道时可能会卡住。训练接近尾声时,新兵们要接受了越来越多的单位战术练习,并参与了靶场的实弹练习,使人员能够有效地在谢尔曼炮塔内处理重得多的炮弹和如何对抗开炮时所产生的冲击波和闪光的影响。
英国和加拿大的坦克训练更加重视多角色训练,坦克打击敌人的能力首先取决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装填员的力量和敏捷以及炮手的枪法,还有一个目光敏锐的指挥官,一些坦克单位在英国的训练中花费了很长时间,有时甚至是两年。过举办的一系列定期培训课程,许多盟军坦克乘员在多个角色上变得熟练,在炮手、驾驶员和无线电操作员等角色上接受了广泛的培训,形成特别强烈的功能性相互依赖感,许多坦克乘员拥有多种专业技能,可以在同一辆坦克内或坦克之间快速切换角色,取代在战斗中造成的伤亡。然而,与身经百战的德国老兵相比,许多盟军士兵缺乏真正的战斗经验。
五:两种坦克的战术
在1943- 1945年间,德军虎式坦克的主要单位是重型坦克营,总共十个重型坦克营,武装党卫队则有三个,每个营有45辆虎式坦克,组成3个连,每个连14辆坦克,党卫军的三个主要师和一个精锐师各拥有一个重型装甲连,还有四个陆军重型无线电控制坦克连,在这些坦克连中,虎式坦克与遥控爆破车并肩作战。
德国坦克的基本交战程序是一旦坦克指挥官发现了敌人的坦克,他就会指示方位,并命令乘员与之交战。驾驶员会把坦克移到一个更好的射击位置。然后炮手通过蔡司瞄准器计算射程,并把主炮放在目标上,以补偿由强劲的横风造成的干扰。与此同时,装弹手将炮弹手动送入炮膛。除非目标是近距离射击,否则大多数第一次射击仅仅是一次试射,不会击中目标,试射炮手后修正方向(通过将射程向上或向下以50 -200米为增量),然后发射第二轮射击击中目标。一般来说,指挥官努力攻击敌人较脆弱的一面或后装甲,同时保护自己防护较差的一面和后板不受敌人火力攻击。这是最容易实现的,只要战场形势有利,隐蔽的埋伏位置,从侧翼或后方击倒毫无戒备的敌人。
在1944年的诺曼底战役中,每个英国/加拿大的谢尔曼装甲团理论上装备了59辆谢尔曼坦克,该团派出3个中队,每个中队有19辆谢尔曼坦克,外加一个由2辆谢尔曼坦克在团总部。每个装甲分队包括4辆谢尔曼坦克,每个团应该有12辆萤火虫坦克,在诺曼底有四个英国装甲旅作为独立编队,另有三个在三个英国装甲师服役,一个英国/加拿大装甲旅有三个团,因此最多有36辆萤火虫坦克,萤火虫在部队中扮演的确切角色在不同单位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许多团把萤火虫坦克的指挥权交给了经验丰富的陆军军官,
不过,萤火虫一般不会被用作部队指挥官的武器,因为人数较少的坦克很难承担与指挥任务。战术上萤火虫坦克与虎式坦克发生遭遇时,指挥官下令攻击目标。然后装弹手用双手抱起又长又重的炮弹上膛,然后轻拍了一下指挥官的腿,表示炮弹已经装好了,与此同时,炮手已经锁定了目标,指挥官警告即将发射,3-2-1火力!”这给了机组人员足够的时间闭上眼睛,张开嘴,把手放在耳机上承受发射时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和闪光,如果运气好的话,安装在“萤火虫”坦克上的威力强大的主炮,可以在2000米及以上的距离击毁“虎式”坦克。
七:总结
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之后的两个月的艰苦战斗中,面对德国人的顽强抵抗,盟军艰难地向内陆缓慢推进,“萤火虫”和“老虎”成为了西北欧战场上的主角坦克。在1944年8月8日圣艾格南附近的战斗是萤火虫最辉煌的时刻,一辆“萤火虫”几分钟内用五发炮弹就干掉了三辆“虎式”坦克,证明火力强大的“萤火虫”可以对付并击败德国可怕的“虎式”坦克,但也展示了“萤火虫”的弱点,“萤火虫”的装甲和标准的“谢尔曼”一样,在敌人的坦克和反坦克火力面前不堪一击,在被击中时往往会燃烧,驾驶“萤火虫”的战士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够对抗“虎式”坦克,毕竟萤火虫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过,无论什么武器,只要有助于缩短战争,那就是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