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反董卓联盟阵容

146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袁绍反董卓联盟阵容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袁绍反董卓联盟阵容插图

东汉末年,董卓担任相国,但是汉献帝实际完全听命于董卓。董卓只手遮天,权倾朝野,无恶不作。终于惹怒了各地诸侯,纷纷要讨伐董卓,除之而后快。那么参与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的结局都是什么呢?

诸侯们起兵反董卓,刚开始时还气势如虹,可惜后来内部分散,内讧严重,最终导致诸侯联盟解散。十八路诸侯联盟的盟主是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一蹶不振后病死于叛乱。

袁绍之弟袁术,也是其中之一,但他割据淮南,与其他诸侯发生冲突。后来又自行称帝,众叛亲离,很快就大败。最终病死。

公孙瓒人称白马将军,和袁绍争夺重地冀州,僵持不下。后来公孙瓒打败刘虞,拿下幽州。最后还是败在了袁绍的手下,自焚而死。

马腾、孔融、王匡被曹操处死。孙坚,袁术的手下干将,孙坚在与刘表作战时中箭而亡。

曹操,依次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势力后统一了中国北方。后来在和刘备争夺汉中的过程中失败。

鲍信,因救曹操而死。韩馥,自知不敌袁绍,割让冀州,自杀身亡。

孔伷,被董卓部队杀死。袁遗,是袁绍的堂兄。被袁术部队杀死。张邈,背叛曹操,投奔刘备。最后被部下杀害。张超,张邈之弟。因背叛曹操被诛灭三族。

乔瑁,被刘岱所杀。刘岱,征讨兖州黄巾时被杀。张杨,为救吕布结果被其部将所杀。

三国正史里.反董卓联盟军成员有哪些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

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

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

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

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

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三国志11 反董卓联合军 袁绍

你玩的这个剧本是谁势力最大就成立反谁联盟,

1、一般反董卓联盟时间为两年,在这个时间后会自动解散。所以要抓紧这个时间;

2、迅速与曹操和孔融同盟;

3、集中兵力攻打董卓,这时候孙坚和曹操肯定也会打董卓,为了保险起见,你可以要求曹操出兵一起攻打董卓;

4、攻打的线路一定要按照这个来:濮阳-陈留-洛阳-长安

5、只需要占领这四个城市,然后等待反董卓联盟解散;

6、这时候董卓的大部分兵力被消耗,应该会被孙坚追着打,你要着手消灭曹操。

7、消灭曹操之后就是一波扩张,打董卓、打孔融;

8、这时候你基本上是半壁江山,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了。

9、核心战略是:攻打下濮阳-陈留-洛阳这三个城市后转而消灭曹操,然后天下已定。

祝你玩的愉快~

三国志11反董卓军联盟刘备攻略

下面是不用编辑器的攻略:开始刘备较弱,只需咱齐军力,不要抛弃同盟。等军力暂够了,然后就用二虎竞食计略,主要是在马腾、曹操、张鲁、袁术这传播,目标势力全市董卓。先让他们打的两败俱伤。只要有同盟方进攻洛阳,立即带好300日军粮,带好8000骑兵,8000枪兵,8000箭兵,3辆投石车(技巧先练发明、这些兵都是提前准备的,平原到洛阳路途较远,只要洛阳的兵力攻到15000,就行动。)这样,洛阳占领了,董卓精力大损。然后。1年内把洛阳开发好,军力大大提升。20000枪兵,10000戟兵,8000箭兵,30000骑兵,2个投石车,去打长安。过程中,董卓定会有支援部队,洛阳出这么多兵,军力不足了,然后就请求援军,像曹操请求。(一定要和曹操、袁绍、公孙瓒搞好关系,他们三国势力,良将某臣极多,兵力也会丰富。孙坚也会势力很大,但他和我军相隔路途遥远,如果抛弃了同盟也没关系)。长安攻陷,这时,刘璋肯定也消灭了张鲁,我军和刘璋正好可以夹击董卓,必须在刘璋攻董卓或者董卓攻刘璋情况下攻击天水。攻掉了天水,要时时刻刻防着刘璋,攻击董卓那两个城,(大概需要2年时间)这时,小势力可定被大势力所灭,我估计,河北一带大部分城在袁绍、公孙瓒手里。中原一带,大部分势力在曹操手里。西凉一带+长安洛阳,在自己(刘备手里)。西川一带,在刘璋手里。江东一带,在孙坚势力。荆州一带,在刘表(或者孙坚)手里。这样,大局已定!董卓只剩一个城了,而这个城,正好被我军包围着,只要三路兵马,4个月内定灭此城!这样,董卓势力灭亡!!这时切断与马腾同盟,大军攻击马腾!马腾灭亡了。打败了2个势力,得到不少良将,比如吕布、张茂、贾诩、荀攸、马腾、马超。。。。。现在还要继续保持与曹操公孙瓒袁绍的同盟。南下攻击刘璋。只出西凉和长安的势力攻击刘璋,可以把这4个城变成一个军团,自动让他们打。刘璋攻完了,攻击上庸、永安。刘璋灭亡了。调整势力,准备攻击刘表。(西川战役中又得了不少良将)如果刘表势力太厉害,不用先攻刘表,先攻荆州4郡。攻下4郡,我军已把整个西方占领,南方占了一小半。这样全军军力攻击刘表,刘表特点是水战,武将不咋地。尽量在陆地上战。只要攻击完刘表的主城,刘表在2个月内可灭。(为qq869249733原创,装载注明出处)灭玩刘表。攻击曹操,曹操势力极大,需要袁绍公孙瓒支援,第一步现在曹操这传播流言,使劲招募曹操的武将。等到时机、先攻许昌!!!!!攻击完许昌,顺着一路攻下去。。。(皖和陈留最难攻,一定加大兵力)。在5年内,曹操比灭无疑,曹操灭了,这样就占领中原。不要去攻河北,继续与袁绍公孙瓒同盟,并让他们打的两败俱伤,如果他们发请求援军的信息,一定要接受哦!占领中原,继续南下,攻击孙坚,孙坚的特点也是水战,把它引到陆地上。再10年的连续骚扰,孙坚兵力比一天天少,不久就灭亡了。。。占领江东中原西凉西川。打河北就很容易了,我就不必多少了!(原创qq869249733)game over

反董卓联盟正史都有谁

如下:

1.广陵郡功曹/领青州刺史臧洪:讨董联盟首倡者。永汉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间)加入讨董盟军。本来作为广陵郡功曹的臧洪,并不是独立势力。但是他最先说服广陵太守张超,进而**张邈、刘岱、孔伷、桥瑁等人起兵讨董,主持酸枣会盟,可以说是讨董的首倡者和关东军的第一任盟主。次年,同为讨董的青州刺史焦和病故,袁绍以臧洪领青州抚众;

2.广陵郡太守张超:臧洪原来的上司,讨董联盟发起人之一。永汉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间)加入讨董盟军。会盟后屯于陈留郡酸枣县。初平元年三月(190年4月23日-5月21日间)盟军渐散后没有回广陵,而是留在陈留。后来与其兄张邈参与陈宫迎吕布入兖州之事,皆为曹操所杀。时任东郡太守的臧洪要求救援张超,被袁绍拒绝,因此反叛袁绍,为绍所杀;

3.陈留郡太守张邈:张超之兄,讨董联盟发起人之一。永汉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间)加入讨董盟军。会盟后屯于陈留郡酸枣县。与曹操交情非比寻常,讨董时曹操似乎对张邈有某种依附关系。曹操率军西进时,张邈是酸枣诸军中,唯一派兵支援曹操的。盟军解散后,长期作为曹操的后方力量。曹操东征陶谦时每次都把家室托付给张邈。可惜后来张邈叛操,悲剧了;

4.兖州刺史刘岱:汉宗室之后,讨董联盟发起人之一。永汉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间)加入讨董盟军。会盟后屯于陈留郡酸枣县。讨董没见有什么表现,搞内讧倒是有一套。初平元年三月,刘岱杀同时讨董联盟发起人之一的东郡太守桥瑁,酸枣诸军至此解散。后来青州黄巾入兖州,刘岱战死;

5.豫州刺史孔伷:名士,讨董联盟发起人之一。永汉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间)加入讨董盟军。会盟后屯于颍川郡。史书除了说他“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外没有太多记载。怀疑孔伷在初平元年三月酸枣盟军解散前后挂掉了,因为这个月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作为盟友,袁术不会在孔伷还是豫州刺史的时候就表别人为豫州刺史。而这年二月,董卓刚刚派兵到颍川郡的阳城县洗劫了一番;

6.东郡太守桥瑁:名士,讨董联盟发起人之一。永汉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间)加入讨董盟军。在得到邀请参加讨董联盟后,冒充三公,移书各州郡,号召天下起兵讨董,对于讨董联盟军的组织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7.骁骑校尉/行奋武将军曹操:讨董联盟发起人之一。永汉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间)加入讨董盟军。曹操本为骁骑校尉,逃出关后在陈留郡聚众起兵。注意,曹操没有回老家沛国,所以很有可能是和好友张邈同时参加了早期的会盟的,对张邈可能还有某种依附关系。事实上,曹操是早期起兵讨董的实力派中,唯一不领州国郡县的。会盟后屯于陈留郡酸枣县,袁绍主盟后以其行奋武将军。初平元年三月,曹操愤于盟军不思进取,自己率军西进,由于实力悬殊,在荥阳大败。不过,这次行动曹操可能顺路收编了中牟县的义军(详见后)。此后曹操到扬州募兵,还屯河内,似乎对当时驻扎河内郡的袁绍有某种依附关系。后来转而征战兖州。窃以为,这次联盟行动改变了曹操匡扶汉室的思想,从此走上了自己的帝王大业之路;

8.中牟县令/行河南尹杨原:讨董联盟发起人之一。永汉元年十二月或初平元年初(190年初)起兵讨董。杨原起兵,是听了任峻的劝说。当时任峻劝杨原起兵讨董,为天下首倡,因此杨原自行河南尹,以任峻为主簿,正式起兵。后来曹操率军入中牟,收编了这支队伍。这有两个问题:第一是酸枣诸军会盟后,曹操只有在初平元年三月西进荥阳时可能会经过中牟。也就是说,杨原的部队要坚持到三月,杨原以一县之兵,能否坚持到这个时候,很成问题(当然,不排除关东势大,董卓有所顾忌;或这支队伍规模过小,董卓无视之);那么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杨原到底是不是首倡起兵的?如果是首倡起兵,那么他至少要坚持四个月之久,这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这两个问题待考。另外,深以为,这个杨原,就是永汉元年十二月“捉放曹”的那个中牟县令;

9.冀州牧韩馥:讨董联盟成员。永汉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间)或初平元年正月(190年2月23日-3月23日)加入讨董盟军。韩馥在接到桥瑁的移书后踌躇不决,后来听从从事刘子惠的建议持观望态度;同时盯住勃海太守袁绍防止其起兵。最后是在兖州刺史刘岱的威逼下才加入盟军。起兵后留屯邺县,负责粮草供应。这个草包后来被袁绍夺了地盘,躲到张邈那里去了。再后来害怕袁绍让张邈杀了自己,竟然在厕所里用书刀自杀了囧;

10.勃海郡太守/车骑将军袁绍:讨董联盟盟主。永汉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间)或初平元年正月(190年2月23日-3月23日)加入讨董盟军。最初被冀州牧韩馥盯死,后来韩馥被兖州刺史刘岱逼得加入盟军后,袁绍随即起兵。初平元年正月正式主盟,自号车骑将军,参见会盟的各路方伯皆授官号。会盟后屯河内郡。当年任司隶校尉、持节的袁绍在雒阳敢在朝堂上怒骂董卓,可是这时的袁绍似乎从来没有好好想过打董卓。此后他的心思都集中在发展自己的势力上去了;

回复

举报|3楼2013-04-15 19:05

beidou2100

小吧主

12

11.西河郡太守崔钧:讨董联盟成员。永汉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间)或初平元年正月(190年2月23日-3月23日)加入讨董盟军。见于《后汉书·崔骃列传》李贤注。崔钧是太尉崔烈之子,史称“钧少交结英豪,有名称,为西河太守。献帝初,钧与袁绍俱起兵山东。”但是与袁绍共同起兵的。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崔钧就是和诸葛亮渊源甚深的那个崔州平(有争议,本篇不予以考证);

12.陈国相许玚:讨董联盟成员。永汉元年十二月(189年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间)或初平元年正月(190年2月23日-3月23日)加入讨董盟军。见于《三国志·许靖传》。许玚是与豫州刺史合兵讨董的。不过时间似乎并不长,因为陈王刘宠也参见了讨伐董卓的行动,而当时的国相已经是骆俊了。还有一种可能是记载有误,待考;

13.河内郡太守王匡: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正月(190年2月23日-3月23日)加入讨董盟军。会盟后屯河内郡。这年六月,董卓派执金吾、王匡的妹夫胡母班去劝王匡罢兵,结果王匡听从袁绍的命令将他杀了。冬,在关东军已经瓦解的情况下,王匡曾率军进吞雒阳北部的孟津,结果被董卓打败了。王匡年轻时有侠义心肠,非常大方。可是在讨董期间,似乎是出于筹备军资,王匡在河内郡滥施*威,派人暗中观察郡民,发现有罪的就抓起来严刑拷打,逼迫家属出金来赎,否则家族也会受到牵连。此后,王匡被胡母班家族的人汇合曹操灭掉了;

14.山阳郡太守袁遗:袁绍从兄,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正月(190年2月23日-3月23日)加入讨董盟军。会盟后屯陈留郡酸枣县。记载很少,只是说有一定学术水平。初平三年,被袁绍任命为扬州刺史,与袁术争夺扬州,旋被袁术击走,为兵所杀;

15.济北国相鲍信: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正月(190年2月23日-3月23日)加入讨董盟军。会盟后屯陈留郡酸枣县。鲍信是个非常有眼光的人。早年董卓刚入雒阳,立足未稳,鲍信劝袁绍赶紧杀了他以除后患,袁绍不听;关东盟军起,众多附袁绍,只有鲍信认为曹操是人杰;酸枣诸军散,鲍信劝曹操以黄河以南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发展势力;初平三年四月黄巾攻兖州,鲍信劝刺史刘岱不要出战,刘岱不听,结果兵败被杀;随后,鲍信与陈宫等迎曹操为兖州刺史。当月,曹操率军征讨黄巾,鲍信战死,连尸体都找不到了。曹操大哭,找人用木头刻了鲍信的模样下葬;

16.后将军/南阳郡太守袁术:袁绍兄,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正月(190年2月23日-3月23日)加入讨董盟军。会盟后屯南阳郡鲁阳县。孙坚杀掉南阳太守张咨后,袁术得据南阳,《后汉书·袁术传》称刘表还上袁术为南阳太守。关于袁术是不是当了南阳太守,还有争议。袁术在南阳时期貌似也没什么可说的,唯一值得称赞的是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行破虏将军;

17.颍川郡太守李旻: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正月(190年2月23日-3月23日)或三月(190年4月23日-5月21日)加入讨董盟军。据《后汉书·董卓传》,孙坚在河南尹梁县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后,颍川太守李旻被生擒烹杀。颍川郡属豫州,李旻起兵当时在孔伷起兵时或孙坚受表为豫州刺史后;

18.青州刺史焦和: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初(190年2月、3月间)起兵讨董。这又是一个二百五式的人物。他只管起兵西行,不为民人保障;对于青州黄巾又不曾征讨,只希望他们自己走掉;平时把州事又治理得乱七八糟。结果军队刚过河,黄巾就来了。焦和也没有来得及去会盟讨董,就在黄巾大军的袭扰中病死了。如果说有什么值得说的,貌似当时正担任北海国下密县丞的刘备,其起兵讨伐董卓,与焦和可能会有联系(详见后);

19.荆州刺史王睿: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初(190年2月、3月间)起兵讨董。这位王睿是后来晋朝太保王祥的伯父。不过,王睿似乎和首先关系很不好,长沙太守孙坚、武陵太守曹寅跟他都不和。本来关东起兵的时候,王睿也起兵了,结果被北上讨董的孙坚围困,逼得自杀了;

回复

举报|4楼2013-04-15 19:05

beidou2100

小吧主

12

20.长沙太守/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初(190年2月、3月间)起兵讨董。孙坚起兵时为长沙太守,由于荆州刺史王睿一直轻视自己,心怀不平。于是在武陵太守曹寅诈作按行使者檄移书孙坚后,孙坚就把王睿逼死了。此后一路北上,又杀了南阳太守、同起义军的张咨。后将军袁术由此得据南阳郡,因为也就表奏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初平元年三月)。可以说,讨董盟军军事上的唯一成就,就是孙坚早就的。孙坚一路北伐,除了偶尔失败外,大多是捷报了连绵,直到最后进入了雒阳而得传国玺(关于得传国玺的真实性,颇有争议);

21.下密县丞/高唐县尉/高唐县令刘备: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初(190年2月、3月间)起兵讨董。刘备讨董,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一支独立的势力,性质有点类似当时枣祗随曹操起兵一样。但是对刘备后来转战青徐地区可能产生了重要影响。详细见《屌丝的逆袭:看刘备十年间,从**屌丝跃为省部级高官!!!三国乱世唯一以平民白手起家、打仗几乎没赢过的一代雄主早年发迹史!!!!》;

22.南阳郡太守张咨:讨董联盟军成员。初平元年初(190年2月、3月间)加入讨董盟军。史书并无直接记载张咨参加了讨董,但是董卓任命的一批州郡大吏,除了他几乎都加入了盟军。而且据《后汉书·董卓传》也说董卓任命的这批州郡大吏都起了义兵。所以张咨应该也是起兵了的,这一点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也表示赞同。不过张咨因为拒绝给路过的长沙太守孙坚提供粮食,结果被孙坚杀了;

23.陈愍王/辅汉大将军刘宠: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初(190年2月、3月间)加入讨董盟军。据《后汉书·陈敬王羡传》,这个刘宠是汉末群雄中唯一一个以诸侯王脱颖而出的人物,而且其事迹不在当时刘备、刘虞、刘表、刘焉父子之下。黄巾时期,就赖得刘宠保全,陈国境内相安无事。关东军起,刘宠屯于陈国的阳夏县,自称辅汉大将军。陈国相骆俊也是个人物,他素有威恩,时天下饥荒,邻郡人多归就之,俊倾资赈赡,并得全活。可惜后来刘宠和骆俊因为拒绝给袁术提供粮食,被袁术所杀,陈国也由此破败。顺便说一下,这个骆俊就是后来东吴名臣骆统的爹;

24.并州司马张杨: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初(190年2月、3月间)加入讨董盟军。还在何进活着的时候,张杨受命去并州募兵,得了千余人,留在了上党郡,打击山贼。结果何进死了,董卓入京作乱。张杨率领手底下这千把来人进攻上党郡的太守于壶关,没打赢,只好扭头抄掠诸县,队伍也扩展到几千人。后来张杨投奔了驻军河内郡的袁绍。很多人认为,张杨是在初平元年初就去投奔袁绍的,但是初平二年秋,袁绍进攻韩馥时,其属下称张杨是新附袁绍,似乎张杨投靠袁绍比较晚;

25.荆州刺史刘表:讨董联盟成员。初平元年三月(190年4月23日-5月21日)加入讨董盟军。这个月,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随即加入了讨董联盟。而且刘表后来自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可见是入盟了的。但是时间上可能会稍后,而且也不会有太大作为。因为一是刘表单骑入荆州,且道路受到阻隔;二是到了荆州要先整顿内政;三是当时盟军已经瓦解,袁术还一心和刘表作对,先是阻其入州,后来又派孙坚打襄阳。

三国志14多少城市触发连盟军

反董卓联盟:为了讨伐拥立献帝、暴虐无道的董卓,各路诸侯组成了反董卓联盟。

1、关键武将:曹操、袁绍、董卓。

2、触发条件:日期是190年1月上旬。

3、触发结果:曹操号召诸侯,组成反董卓联盟。袁绍成为反董卓联盟的盟主。

《三国志13》反董卓联盟攻略

版本号:1.042

先通关了黄巾剧本,算了算黄巾各势力实力,先说大的,何进、张角这俩太强城多人多,应该简单。孙坚,人才质量高数量多位置好,空城多,应该简单。丁原,吕布+张辽+高顺,应该简单。刘虞,刘备+关羽+张飞,应该简单。公孙瓒,公孙瓒自身+赵云,其实这个还可以~。董卓,董卓自身+李儒,这个也不错,最后就是马腾,马腾自身+庞德,也可以。士燮远离乱世,不在考虑之列。

综上,黄巾剧本势力实力分级:

何进、张角大概为S

丁原、刘虞大概为A

公孙瓒大概为B

马腾、董卓大概为C

另补,开局除了马腾以外有停战,只打黄巾,所以公孙很安全。董卓开局没一会就能搜到华雄(基本等于庞德,或许更优一点,统武不错,斗志勇状),且整体有文有武,应该更稍微好打一点。虽然马腾有庞德,细算还有阎行,但应该也算是较弱的势力了~。SO,作者用马腾在黄巾剧本制霸了一次,也算有点小经验,于是就来到了今天的正题190反董。

打开190反董,进门还是稍微看了看势力,南部势力普遍有空地,且3月份有反董联盟,发育应该不难。北部势力,马腾依旧位置优越。孔融手里有太史慈,且东州兵应该也可以很快拿下,周围并没有太强的势力,有空值得一试。公孙度、刘虞,老牌弱渣势力,以目前作者实力,怕是要难,所以选了个较为简单的公孙瓒。

说简单其实也不是特别简单那种,单从人员质量来看,整体素质偏低,何为评判标准?战斗三维80+,拿得出手的也就公孙瓒自己+田豫?没有了吧?作者在上班,所以记不太清了,反正是一堆弱渣。只记得个田豫,这还是因为作者平时还看个三国志啥的,喜欢的人物不多,田豫、臧霸、史涣啥的。这里顺便说一下,其实牵招也挺厉害,可以跟田豫齐名,然而作者还是觉得田豫赛高~。虽然每次游戏里都给做成大众脸路人甲,但作者也会有意无意的另眼看待。属性数值偏低就算了,战法还都是垃圾,全特么是加速的,最好用的应该是骑兵防御阵?真特么哭了,我堂堂大白马,吊打乌桓鲜卑,怎么是些这么弱的玩意。

再说开局,反董联盟肯定是不要参加的~,参加了就要停战,好多个月不能打仗,作者是压抑不住自身的洪荒之力那种人,所以反董肯定是不参加的。然后分析河北形式,咱公孙主角势力虽然是弱渣,然而附近的更特么弱,刘虞和公孙度依旧是白给,张燕虽然有点远,也不足为惧。实际,最大的威胁就是袁绍,只要拿下他,这剧本基本也就通关了,所以,一切大政方针以消灭袁绍展开。为此,作者进行了以下三种尝试:

1. 开局直接RUSH袁绍,好处是,开局袁绍只有19000兵,很弱小,而且一般怼电脑,电脑会出来跟你野战,那样他也不会带齐所有兵力,实际就是袁绍只带了13000左右,然而其实公孙更特么弱小,带满也就18000兵,进了图就发现是找死,颜良文丑一个勇将不屈,一个刚将不屈,基本被追着打的节奏,18000分分钟就没了,根本抗不了几秒。

2.先收复附近接壤小势力,好处是,迅速扩张实力,以期与袁绍决战。RHSH刘虞没什么难度,回首灭掉公孙度也是砍瓜切菜,然而,当坐拥3城的时候,作者发现一个不幸的消息:袁绍发兵拿下了豫章- -!好吧,不管了,等三城兵力恢复后,集结兵力,直指南皮,但是由于这代官爵制,只能在蓟立个太守,其余人官位都不够,所以实际能出兵的也就蓟和北平两城,至于襄平,倒也不是完全无用,出兵是不行了,距离太远,贻误战机,好在可以提供钱粮,进了地图,虽然我方优势兵力,开局也是有点压制力,然而没多久从豫章的援军赶到,还是河北双壁,颜良文丑这俩畜生,再次轮奸了作者,作者欲哭无泪

3.基于前两次失败的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首先,迅速收复小势力的基本路线没有错,错在执行过于死板,打下蓟问题不大,蓟和北平可以同时出兵。然而,打襄平战略意义就小了,不能直接出兵,光出钱粮是不够的,不足以支援前线作战,对于前线作战而言,兵员的意义大于钱粮。其次,决不能让袁绍做大,每多一城,难度就会增加很多,袁绍凭借优势的武将素质以及数量,完爆公孙好几条街。所以,一定要在袁绍扩大为两城之前给予致命一击,务求一击必杀,永绝后患。

所以,作者进行了第三次尝试,开局RUSH掉刘虞,然后坐拥2城,虎视眈眈的看着袁绍,等兵力恢复,积蓄实力,等待战机。还是3月反董,同样的不参加。功夫不负有心人,袁绍终于坐不住了,准备派兵出去占领空城。公孙闻讯后,立马点将出征,北平、蓟同时发兵,目标直指南皮,这次应该不会败了吧~。

之前作者很苦恼的时候,竟然还有人给作者出昏招,说什么不手合直接打会损失少,净扯淡,不手合就是送。由于只有两城,粮草不足,实际的兵力也就足以支持总计2万6左右的兵力,而袁绍怀柔了一个不落,增加了人口与兵役人口,兵役数达2万,实际也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然而从后事来看,根本不是势均力敌,要不是袁绍是AI,作者早死一万次了)。

到了这里面细节非常多。

首先,北平和蓟同时发兵南皮,如果不把集合点设在北平或者蓟其中一个的话,是无法汇合的。所以,这就会造成可乘之机,如果AI够聪明,逐个击破,那真是太难了。其次,即使兵力优势(多6000),凭借袁绍的武将素质,灭掉公孙也是易如反掌,实战开打,两军一旦碰头,公孙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的。

再说几个细节:

①开局招到的武将里面,蹋顿是个人才,前面也提到了,公孙家的战法基本都是加速的,弱成渣,最好用的是骑兵守备,还是垃圾。蹋顿不一样,战法鼓舞,群体加士气40,虽然不加攻防,然而大家都懂的,士气破百,攻击+20%。而且,士气很有用,毕竟刚不过袁绍,所以,靠这个技能能够有效制止士气崩溃。实战就是刚不过,掉兵很快,这技能多次救作者于危难之中。并且,蹋顿的战斗三维不错,虽然是个弱智,然而统武真心不错,都80+,跟公孙本人差不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弓兵适性是个A。

②这里就引入第二点了,正是由于公孙家没有站撸战法,即直接加攻、防、损兵和降士气等,无法直接造成兵力差。虽然骑兵适性普遍很高,然而,武将素质低下(作者屡次提及武将素质低下,不是作者_嗦,而是因为这武将素质实在太踏马次了),遇到枪兵队,非常头疼,基本没辙。所以,逼不得已,作者带了弓兵。这代弓兵确实是垃圾,既不能挟击,输出又低。然而,为了造成兵力差,作者实战中无奈的带了2队弓兵,然而从效果来看,这两队弓兵立功了。

③再说说战略战术方面,常规打法,野战以歼敌为首要,最好在攻城前歼掉足够多的敌,虽然野战真正战死率很低,大部分以伤兵的形式回城,即使这样,也可以为攻城降低非常多的压力。攻城与野战相反,应该以偷本为主,因为偷掉本,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兵力损失,以最快的速度破城。而且得了城以后,城里的伤兵都归自己,这是个百利无害的最优解。

④然而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这次面对袁绍,我并没有直接跟他野战定胜负,而是采取迂回包抄,公孙主力把袁绍野战队引过来,蓟城主力直接砸城,逼袁绍回防,然后公孙主力和野战主力一起砸城,准备以攻城战的方式定胜负!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

理由1:单凭公孙主力一支部队,并不能与袁绍野战主力抗衡,开始就说了,这场战役双方投入的总兵力是2万6(公孙家)对2万,这2万6是蓟和北平兵力总和,单从北平出发的公孙主力兵力并不多,大概有1万8左右,这样野战,恐怕又要被打出翔。

理由2: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一战定胜负,因为即使袁绍野战失利,也会给公孙主力造成致命伤,预计即使公孙野战打赢了,也是惨胜,剩余兵力恐怕攻城难以为继(从后事结果来看,这个分析极其正确)。伤而不死,对于公孙家是致命的,2城对1城,是公孙家最好的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错过了这千古良机,再来搞袁绍,恐怕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了~。

⑤最后由于西线(蓟城主力)成功勾引,袁绍于东线不战而退,公孙主力与西线主力成功汇合于南皮城下,最后的战役的号角终于吹响起来了

再重申一遍,千万不要听别人说不手合,这样要是不手合,完全就是送,袁绍根本费不了多少兵,就能完爆公孙家,白白浪费兵而已。

进入地图,兵力大概2万6对2万,袁绍气焰很嚣张(其实是有嚣张的资本的,毕竟人家主场,且兵员素质过硬),所以出城决战。反观作者就低调多了,知道硬拼不过,趁着袁绍从城里出来的时间,调兵去打掉最近的阵,能在决战前拿点优势就拿点优势,没办法。打掉西南的阵以后,袁家的主力也快到大本营了,作者迅速回防,在大本营下与袁家决战。

期间在阵附近遭遇袁军,文丑开刚将不屈,这里普及一下,遇到武将开这种技能,记住一定不要硬拼,当然,如果兵力碾压除外,像这种势均力敌的战斗,一定要跑,不然多少都得扔进去,作者当时就果断鸟兽散状后撤了,真正的战斗就是在大本之前,依靠本营还有点输出,2队弓兵猛劲射文丑,其余所有的武将能上的都上了,填满战线,防止出现被挟击的情况,而且,由于作者武将队较多,还能够对袁家军造成挟击。然而事实证明,在绝对实力面前,这些小技巧并没有什么卵用,果然袁家军不是盖的,自己家兵力下降速度刷刷的,战阵中,作者凭借微操,及时把剩余兵力不多的往外拉,防止溃散造成士气下降,幸亏对的是AI并不知道往回跑,让作者打爆几队,士气崩了,可见刚开始依靠时间差打掉一个阵的价值现在体现出来了,那30士气基本决定了一部分战局。

成功打爆文丑,颜良逃窜,袁绍竟然耿直没逃,然而作者兵力也不足以硬刚了。后撤,让他打大本营,2队弓手继续射击,总算打爆袁绍本队,成功化解危机。然而期间,有一小队被打残的骑兵一直向被逃窜,河北名将鞠义狂追不止,一直追到北边的一个阵旁边,吓的我一直操作那小队骑兵绕着阵跑,以防被打爆。打爆袁绍本队后,作者领着公孙本队1300+,2队弓手,一队2000+,一队500+去歼灭鞠义,当时鞠义有3000+,艰难的打爆鞠义后,才集中残余各部,基本都是几百人了,很惨,真的很惨。

这时去城西北角(这里弩车够不到,直接砸城门会被守城器械砸)立云梯,然而在这时,又出现细节。

首先,残余的审配队(弓兵,大概1500+左右)直接出城偷本,成功逃跑的颜良队(枪兵,1300+)出来刚我可怜的剩余部队,这时作者立马灵光一闪,指挥公孙瓒本队朝大本营而去,希望能够引走颜良队。果然AI就是AI,关键时刻体现弱智本性,颜良队目标果然是公孙瓒本队!所以,他放过其余残兵,直奔公孙而来,公孙由于是骑兵队,马快,一骑绝尘,迅速回本。

期间还可以去骚扰一下审配,减缓他的砸本速度,其余残兵我开了个加速,一起去砸本,反正这会我气有的是,都10格了,没什么好战法可用。到了敌方大本前,我还能让蹋顿喊个鼓舞(全场+40)出来,然后我就操作公孙本队,即使这样,也不容易,我方大本被砸的很惨,都出现黄条带红了,而且颜良队来了以后,公孙队也不敢硬刚,绕着大本跑。颜良队打一下大本,追一下公孙,审配队一直在输出大本,后面都见红了,基本还差几下,大本就爆了。这时袁家大本提前被打爆,战役结束。估计再坚持3秒,输的就是作者了,而且,完全刚不过,颜良开勇将不屈,作者那点兵力,基本都得送进去,最后清点兵力,剩的最多的就是那立功的2队弓兵,一个2000+一个500+,其余部队,剩的少的就30+多的有400+的,总共也就3000+而袁家大概也得有个3500+左右,惨胜,很惨,非常惨。

这里,就又提到一个不合理的地方,就是这代兵力基本就是血条,部队攻击力与输出跟兵力不相关,这也是作者侥幸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作者最后偷本投入的兵力其实并没有袁家多,都是些散兵游勇,完全是凭借数量优势(这里的数量指部队个数),然而审配可是早早就开始砸本了,这样还是让作者偷本成功了。

这里有人就跳出来了,说兵力不完全是血条,士兵数量多了,士气不容易下降。然而这又怎么样呢?因为士气也是血条啊,士气0-100,其实都一样,只有0的时候会不攻击且承受10/3倍伤害,破百的时候提升20%伤害,讲道理,士气本身就是个血条,所以,兵力就是个绑在士气上的血条,说白了,还是血条嘛~。

然后又有人跳出来了,说奋战这个跟兵力有关,3000以下兵力会触发奋战提高攻防的效果,然而这又没有卵用,公孙家只有2个人有奋战技能,而且都是奋战1,所以,这玩意对于我也没什么卵用,对于我而言就是血条,没什么意义。希望PK版能改改,至少输出上要与兵力挂钩才合理吧。

最后,打下袁绍,反董联盟直接解散,相当于作者篡改了历史(好吧,我是无意的),基本就等于统一河北了,基本就等于破局了,基本就等于统一中国了。展望河北,还稍微有点威胁的就是刘备了,手下有关张,稍微麻烦点。然而咱有兵力优势,城池优势,文有田丰,军师重臣,公正无私,加忠诚,武有颜良、文丑、鞠义,灭刘备估计很轻松了,至少不会比灭袁绍难吧。另外,袁绍竟然内政重臣是让回归兵加速回城,幸亏没跟他野战,要跟他野战打完,应该肯定攻不下南皮了,也难怪他逃跑后那么快就组织兵力出来跟我决战。而且,这个内政重臣属性玩家用来虐AI效果并不好,但AI用来对抗玩家就厉害多了,能够迅速的组织已经溃败的军势回防或者再次出征,恶心的技能,而且PVP目测也是神技。

最最后,欢迎各位大神点评,当然,要有更好的破局方式,也望不吝赐教,这次确实是作者侥幸,中间机缘巧合也太多,目测并不是普适性打法,再打一次,作者真心没把握能够成功破局。

哦,对了,至于难度问题,上级双快,这个基本都是这样吧。。。

还有啊,其实双不双快的对于作者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灭了刘虞就搞袁绍,所以,也没啥可快的了,基本最快也就这样。

再有,作者猛然间想到个问题

当初蓟和北平同时发兵攻打南皮的时候,应该是可以带出更多的兵的,因为作者习惯性带150天的粮食,实际应该带个60-90天的粮食就应该足够了。。。

要是带出更多的兵,比如造成兵力差在3.5-4万对袁绍的2万,应该相对更容易一些,恐怕就不用打的这么惨了。

今天关于“袁绍反董卓联盟阵容”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94375642@qq.com